台東景點。富山護漁區、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、東海岸潮間帶生態旅遊、台東親子旅遊景點推薦!
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位於臺東卑南鄉杉原海邊、都蘭灣的南端,這裡是富山護漁區,早期富山海域過度捕撈,海域生態遭破壞,因此規劃護漁區,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,吸引各地親子遊客前來參觀,是台東知名旅遊景點,海岸附近還有好幾家景觀咖啡廳、民宿,規劃一日遊或是二日遊,都很可以喔。 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杉原20號,這裡是台東知名護魚區,也是親子旅遊景點推薦。 不開車的朋友,搭乘台東客運 […]
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位於臺東卑南鄉杉原海邊、都蘭灣的南端,這裡是富山護漁區,早期富山海域過度捕撈,海域生態遭破壞,因此規劃護漁區,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,吸引各地親子遊客前來參觀,是台東知名旅遊景點,海岸附近還有好幾家景觀咖啡廳、民宿,規劃一日遊或是二日遊,都很可以喔。 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杉原20號,這裡是台東知名護魚區,也是親子旅遊景點推薦。 不開車的朋友,搭乘台東客運 […]
台東富岡漁港位於臺東市富岡里、卑南溪出海口北方,是距離台東市區最近的漁港,規模僅次於成功漁港,是臺東縣內第二大港。附近海域為親潮、黑潮交會處,擁有豐富的漁獲港口,不只提供生鮮市集販售,還有魚貨拍賣,早上還沒9點辛苦捕撈漁獲的船隻進港、卸下船板,便一籠一籠放在架上,由專業糶手進行拍賣,看著糶手與各家買主競標漁獲吆喝聲,非常有趣! 富岡漁港位於臺東富岡街297號,從台11線約161公里處轉入富岡市區前 […]
台東鹿野除了美麗的熱氣球,遼闊且風景迷人的鹿野高台,還有日本移民村之稱的龍田社區,這裡至今仍保留日治時期的古蹟建築,有日式木造校長宿舍以及近百年鹿野神社,慈濟證嚴法師與民眾結緣說法於苦楝樹下,還可散策漫遊龍田綠色隧道,舒服又暢快!接著來碧蘿園茗茶坊採茶、品茶、旺情水DIY體驗,品嘗不一樣的五感體驗! 台東鹿野 龍田社區 「龍田社區」位在台東鹿野的龍田村,早年是卑南族人的狩獵場,被稱為「鹿寮」,日據 […]
可以想像在金黃稻浪旁體驗傳統農家焢土窯,有多麼悠閒野趣! 來到台東池上百年清河堂就可體驗,回味童年玩泥巴、焢土窯的樂趣,還有客家炒米粉、米苔目DIY,甜的、鹹的一次讓你品嚐! 清河堂 休閒農業體驗區 清河堂 休閒農業體驗區位於台東池上萬安社區、197縣道3公里處稻米原鄉館對面的農舍,鄰近伯朗大道、天堂路,來伯朗大道騎單車、賞美景,再來百年清河堂玩泥巴,體驗兒時焢土窯的樂趣! 百年清河堂 移動城堡 […]
中興崗哨位於台東鹿野制高點,無遮蔽視野,可以將鹿野溪、卑南溪以及周邊山景盡收眼底,除此這裡也是鐵道迷追焦拍火車的私房景點,2023年縱谷大地藝術季-漂鳥197 作品「寄居蟹有房有車」也設在這裡,還有咖啡、飲品、手作藝術品販售,是旅客車友短暫休憩、拍照打卡的好地方! 中興崗哨 中興崗哨位於台東鹿野的和平部落,位處鹿野溪與卑南溪匯流的高台制高點。 這裡原是守護鹿野溪橋的軍用崗哨,建於民國46年左右,後 […]
天氣漸漸轉涼,來台東知本旅遊賞景泡溫泉正時候!除此~2023「回知本.光祭」即日起至11月19日為期45天也於台東知本盛大展出!邀請13組台日藝術家為台東聯合創作,以「回知本」為主題,結合科技、聲光藝術、自然山林生態、當代藝術、台東人文藝術、南島文化等元素,打造最美的山林光祭,而且免門票就可參觀喔! 其中孟耿如作品 《ARU第一次來台東》 在知本車站前草坪上展出,讓你一出知本車站就可看見!其他12 […]
台東好好玩!這一次跟著「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」從台東市出發,沿著台9線一路玩到關山、鹿野,認識在地小農、了解農村生活,還有一系列食農體驗遊程,好玩又有趣,還有在地特色美食、親自手作伴手禮帶回家,是來台東親子旅遊推薦! 台東縱谷一日遊 x 台東市、關山、鹿野 食農體驗、DIY體驗! 台東哈嘎米商號、椛旭生活→黃媽媽手作客家小館→關山梓園碾米工廠→鹿野碧蘿園茗茶坊→台東故事館 台東哈嘎米商號、椛旭生活 […]
台東鹿野好好玩!台東鹿野不只有熱氣球、香醇好喝的紅烏龍,還有有趣好玩的食農體驗! 碧蘿園茗茶坊推出前所未有的「旺情水」食農體驗,讓遊客依自己喜歡的口感,將台東好茶搭配花草香、果乾自然甘甜,自由調配專屬自己的旺情水! 碧蘿園茗茶坊 碧蘿園茗茶坊位於台東鹿野高台山腳下,一旁是熱氣球自由飛及飛行傘的降落地、龍田最美的小葉欖仁綠色隧道,創立於1987年,以健康無毒方式栽培,每年都獲得優良茶比賽許多獎項,生 […]
梓園碾米工廠位於台東關山台9線上,碾米廠生產的米「米粒飽滿、口感Q彈」,日據時代常用來進貢給日本天皇,因有「皇帝米」之稱,是來台東關山旅遊必買伴手禮!目前由第三代返家鄉接管家業,致力推廣關山有機米,並研發米穀粉做成米點心、米蛋糕、米餅乾,還有米和果子DIY體驗,有趣又好玩! 梓園碾米工廠 梓園碾米工廠位於台東關山鎮,創立於民國75年,因早期農會收穀量有限,導致很多農民稻穀賣不完,因此接收即將結束營 […]
近期留言